超聲“藥物導入”(靶向給藥)治療的原理
超聲波可以提高生物膜、毛孔的通透性。超聲波作用前,毛孔為50μm左右;超聲波作用后毛孔擴大到110μm左右,而藥物分子大小為80μm左右。另外,通過溫熱效應和促滲劑(水化劑、角質層剝離劑)的應用對皮膚進行預處理,增加皮膚的通透性;通過機械效應“內按摩”產生允許生物大分子藥物通過的生物孔道。人為造成藥物通過的直接通道,使藥物順利通過。通過以上方法的協同作用促進了藥物向體內的有效轉運。并結合中醫經絡理論,通過對相應穴位的刺激達到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、扶正祛邪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的功效,超聲波的理療和擴張毛孔促進藥物透入的雙重功效實現了“1+1>2效應”。

超聲“藥物導入”(靶向給藥)治療在臨床使用上的作用特點
1、無肝臟首過效應
2、藥效穩定、持久
3、無血藥濃度峰谷現象
4、無痛苦、無創傷、安全、方便
5、溫熱理療

超聲“藥物導入”(靶向給藥)治療的臨床效果
超聲導入治療的治療范圍,不僅取決于透入的藥物和透入的部位(在這里超聲導入治療作用類似與注射器,治療范圍取決于藥物),還具有溫熱理療功能。臨床實驗證明效果明確,治療范圍大
適應病癥:
骨科:頸椎腰腿痛病,肩周炎、關節炎、軟組織損傷、股骨頭壞死、骨折愈合等。
婦科:婦科炎癥、附件炎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婦科術后修復、乳腺炎等。
神經科:神經損傷、腦神經修復、偏癱、中風、神經衰竭、三叉神經痛、偏頭痛等。
內科:術后康復、結核性胸膜炎、泌尿術后修復、肺結核、胃痛、胃脹氣、脂肪肝、膀胱炎、尿頻、尿痛、泌尿系統炎癥等。
兒科:小兒腹瀉、小兒支氣管肺炎、小兒消化不良、小兒咳嗽、小兒遺尿等。
